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:“兄望弟骑马,父望子成龙”,也就是说,做父母的都想子女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!那么,想要实现这个愿望又该如何去做呢?你还别说,古人真有一个能让后人出栋梁的办法,因为民间照样也流传着这样的俗语:“家有中堂,必出栋梁”。那么,为啥说“家有栋梁,必出栋梁”呢?你看看“中堂”是啥?你家有吗?
现在,可能很多年轻人对“中堂”的含义已经不太明白了!因为这个名词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,在我国民间,“中堂”正逐渐被淘汰!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“中堂”在我国民间原本是指一栋房子的正中部分,它在我国北方被称为“堂屋”,而在我国南方则将它称为“厅房”,然而,现在民间建房的风俗,已经没有这种称呼了,替代它的是另一种称呼:客厅。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会说,不就是房子的中心部分吗?名称不同而已!殊不知这名称一改,其用途就完全不同了!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在民间,以前房子的中堂,它不仅是一栋房子的中心建筑,更是一个家庭的文化教育和道德礼仪的沟通中心!它可不像现在的客厅那样,是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。
那么,以前的中堂到底是用来干啥的呢?简单的说来,主要是从事婚丧嫁娶、祭祀祖先和教训子女。可能有人会说,这不是和现在的客厅差不多吗?那还真不一样!现在的客厅虽然有时也成为了婚丧嫁娶的场所,但是,它比以前中堂的规矩少多了!总结起来,主要有以下几点的本质区别:笫一,它们招待的对象不同。
现在的客厅,其招待的客人很少分亲疏身份等级,而以前的中堂,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去的。比如婚姻嫁娶,只允许本族的宗亲进入,其它的朋友或熟人却很难进入。而丧葬礼仪中,一般朋友也只能在灵堂上香,一般不进入内中堂。第二,中堂之中的忌讳要比客厅的忌讳多得多。现在的客厅,一般是用来招待客人的,它一般没有什么忌讳。
可是,民间以前修建的中堂,那里面的规矩就多了去了!有些老屋的中堂甚至是一个大家族的宝地,打个比方来说,有点像古代的祠堂。平时家族成员是很少进入的,特别是妇女和不洁净的人。就是要进去也必须注意仪表,比如不能袒胸露背,不能穿短衣短裤,不许穿拖鞋,不能在里面说脏话等等。
第三,中堂之中有严格的身份尊卑次序。比如:主位在东,客位在西;男座东,女座西等等,也就是说,一个人一旦进入中堂,说话和行为都有严格的礼仪。而这些规矩在现在的客厅里却没有那么讲究了!第四,古代的中堂还是“当面教子”的重要场所。
像婚丧嫁娶时的上香礼仪,祭祀祖先等等,长辈们会在那里对自己的子女亲自进行言传身教,教他们怎样去敬重祖先,尊敬长辈。有些人或许对此不屑一顾!认为那都是一些封建礼教,殊不知正是这种潜意识的灌输,其后人往往会感知到长辈们的一番苦心!使他们从小便养成了一种诚实善良,礼貌正直的品格。
这在我们农村叫“前人演,后人看,一代一代往下传。”然而,现在这样的场所在民间已经很少了!因此,现在的年轻人在思想品质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虽然他们在学校也有老师来教育他们,可是他们却少了一种基础教育——家教,大家怎么看呢?
红腾网配资-西安股票配资平台-最大的证券公司-炒股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